心理剖析「該死的阿修羅」影片情節,屏檢辦理修復式司法署內同仁暨促進者教育訓練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12-11-23
- 資料點閱次數:309
司法的任務在實現公平正義,當犯罪傷害發生,如何使這些受傷者的心靈裂縫得到寬慰,是否將加害人繩之以法,被害人的損傷就能夠被彌補?悲劇背後的「為什麼」總是大家關注的議題,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有著不同版本的解讀方式,修復式司法期待提供一個機會,讓犯罪事件的行為人與被害人都能夠有機會嘗試去釐清「為什麼」。
本署於10月23日假四樓會議室辦理修復式司法署內同仁暨促進者教育訓練,檢察長陳盈錦致詞表示,修復式司法是最好的犯罪預防,被害人受到的傷害並不會因為加害人受到制裁而癒合,真正的正義應是減少傷害、彌補遺憾。現實世界中沒有梵天劍,也沒有辦法知道「如果…結果會不會不一樣」,然而雙方可以在對話的過程中,讓因傷害而中斷的人生有機會重新啟動。
本日課程由陳愛順觀護人向署內的同仁及修復促進者,說明修復式司法的真諦與價值,並透過有獎問答,使與會者能夠釐清疑義與加深印象。透過「該死的阿修羅」電影賞析與映後座談,翁銘鴻臨床心理師引導與會者看見影片中每個角色承受的壓力、轉移以及出口,看見每個行為者背後的憤怒、絕望與轉機。影片中許多角色都在對方中看見自己、看穿彼此眼中的絕望。
每個人在人生中總會有那麼一個瞬間,對於世界感到憤怒,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,一旦跨過了這條線,誰都有可能是下一個加害者。因此,修復式司法強調的不是原諒,而是讓被害人在理解後能夠放下。
本次教育訓練,從心理師的角度分析犯罪事件的不同面向,使與會者得以探索劇中每個角色的心境,有助於提供修復促進者在未來推動修復雙方關係時的一個新方向。